根据今年国家农业农村部公布的数据,目前全国的农户有2.3亿户,户均经营规模7.8亩,90%以上的农户拥有的耕地面积不超过10亩。
然而现实中,我国目前水稻的平均亩产还不到500公斤,其中一些土地肥沃、雨热条件好的地方能够达到600多公斤,而一些土地贫瘠、雨热条件不好的地方则只有300多公斤。假设你回农村种上10亩超级杂交水稻,每亩收成500公斤,一年两季的收成则只有10吨。按照目前每吨水稻2500元左右的收购价格,大概可以卖得2.5万元。
试想一下,在扣除掉化肥农药、种子和农业机械的折旧损耗等成本之后,每年的纯收入也就剩下2万左右,折合每个月1600多元,还不如随便到城里打份工的收入高。即使是达到袁隆平试验田的高产,每年纯收入也不过5万5千元,折合每个月4500多元,同样只是跟打一份工差不多。
大家有没有想过农民的收入为什么这么低呢?
其实归根到底就是因为农民的数量太多了,根据2017年的统计数据,我国第一产业的就业人员占全国劳动力的27%,但是第一产业的产值仅占gdp总量的7.9%,也就是说第一产业从业人员的人均gdp仅有全国平均水平的30%左右。